蔡世緯

延續溪口竹編美學 復刻小鎮工藝榮景
訪問嘉義縣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
蔡世緯老師
天赦庄竹業發展,自世緯老師阿公輩時代就已開始。從早期竹管厝建築到農業時代使用的各種竹籠器材,成就百年天赦庄竹編榮景。二十一世紀後,世緯老師將曾容納百人的自家工廠,登記成為竹編協會,盼能繼續傳承過往竹編技藝,讓更多人能親臨竹編之美。
緬懷天赦庄「竹籠王國」的產業奇蹟
世緯老師談到早期天赦庄竹製歷史,最早是從蓋竹管屋開始,那時是用當地的赤竹作為材料。但因叢生赤竹盤根錯節無法呈現筆直狀態,做工不易,故經人介紹後,阿公踩踏著牛車,往海拔600公尺以上的梅山尋找散生的桂竹當材料。直到農業時代,因農用製作穀廩畚等器物,也因嫁娶送禮和畜養雞隻的需求,生產雞籠和雞搭(罩)。整個社區都以桂竹來做竹編加工,製作好之成品,每天都安排不同路線,騎乘腳踏車帶著成品自半夜出發,直至天亮時定點沿街叫賣,到賣完後傍晚才能返家。
之後,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時代,因尚未有塑膠製品大量製作,故一時間竹編需求量更大了。當時世緯老師父親,因工作場地需求已買地建置工廠,製作更多元器具以因應民生需要,例如:裝汽水的竹簍子、居家菜籠等,又或是台鹽搭鹽之籃子、台灣農會共同運銷的大型竹簍等,且當時溪口鄉只有天赦庄這一地製作竹編器具,一時需求量暴增,師傅們日日來庄里工作,按件計酬,整個庄生意興旺,忙得不可開交。且有些師傅當日久技術成熟後,離開工廠選擇自行開業,故大約於民國60年初在世緯老師父親輩那時代,居住於天赦庄約有300戶,而光是大小竹編工廠就高達一二十家以上。
  那時若遇到如公賣局、台鹽、農會等需要依投標方式完成大量製作訂單時,就會以世緯老師家工廠為主,在拿下標案後分給全庄工廠一起合作完成,形成全庄共好、共榮特色。「當時工廠24小時開放,都是一家子連同小孩們一起,全盛時期我家工廠大約就有兩百多人。我小時候除了上學、吃飯之外,也都在工廠幫忙,放學時書包一放,就幫忙家裡做工,竹編生活成為我的日常!」世緯老師記得小時候全家一年之間,只有在過年除夕當天晚上到初一這天休假,其餘時間都持續於工廠工作中,沒有其他休息日。民國70年因蔬菜出口旺盛,大量竹簍訂單在船運來三個月前要完成製作,這些完工成品多到需要跟庄家宅院先借禾埕空地擺置,一時間整個社區竹製品擺滿庄相當壯觀,而貨車來拿竹製成品之時,只見工廠外貨車排滿一台接著一台。
這個竹編手工製作其實很辛苦,需要大量人力,靠著粗重活外,還得忍受利竹刮身種種不適。一日復一日,世緯老師父親常常有感而發,勸勉兒子:「你要去拿鉛筆尾(寫字用的鉛筆),不要去拿鉛筆仔(圓鍬)」,然而,也因竹編生意興榮,造就本地經濟條件,本庄後輩讀書優異者甚多,培養出許多博士人才,在地長輩就是希望能讓兒女們跳脫這樣辛苦的手工粗活方式。然而,到了民國80年之後,竹編業也慢慢因作工辛苦人力減少、機器可部份取代製作、紙箱塑膠成品普及,以及東南亞市場外銷競爭等等諸種因素,使得天赦庄往日榮景漸走下坡,大約只剩下少數工廠接下大型竹製品訂單。
文化保留的使命烙印心底
民國90年後,整庄工廠事業已走下坡,世緯老師家雖仍繼續營運,但工人數量銳減已不如當時盛況。又過了十年,正值壯年的世緯老師亦因經營畜牧業有成,原想趁勢結束竹製工廠,卻受到兒時玩伴後來擔任嘉南署輔導委員的朋友多年鼓勵與提攜,希望轉型運用文化傳承方式,將工廠繼續營運下去,故於民國101年一群有心傳承的地方人士,正式成立竹編文化協會。
然而,在這過程中,世緯老師也深知無法再造當年榮景,他將這項原為了溫飽的手工業,轉向推廣與傳承目的持續經營著。這些年來,竹製傳統產業仍找不到年輕人願意來學習,畢竟粗重手工活得耐苦,以及銷路不穩定狀態等,都是讓年輕人卻步之因。目前工廠還有3-4位師父繼續工作著,大約製作的成品,如:製作神將竹架、菜籠或其他客製化成品。另外,協會還有各種文創教學與推廣活動,教導有興趣者製作簡易竹製diy,感受竹編美學特色。而庄里目前有規模的工廠也只剩下蔡老師家,且定居此地也只剩下少數年紀較長的老一輩。然而,有了協會,長輩們三不五時就會過來走動走動,悉數往日歲月,緬懷當時榮景。
對世緯老師而言,悉心保護這個產業,其實早已脫離賺錢的目的,而是為了文化保留才堅持繼續走下去。「這是爺爺這輩所流傳下來的,到我這輩若斷掉了,文化也跟著斷根了。」對他而言,竹編日常就是生命的一部分,需要這樣的文化與他相伴,也冀望在這樣的努力之下,能讓更多人瞭解與欣賞竹編藝術的獨特魅力,為其文化傳承發展助力。
訪談/撰文:王祥穎
攝影:張瑞宗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