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口人物特寫 周志達
行腳溪口通,妝點地方文化意象
訪問溪口文化生活館館員周志達先生
在溪口鄉文化生活館服務的周志達先生,大學時代就讀公共行政科系,到研究所時期,繼續往嘉義縣社造政策相關研究邁進。然而,八年前當他回到自己的家鄉擔任公務員時,卻選擇致力於溪口地方文化生活的保存與永續。認識志達的人,無不讚嘆他是位溪口文化通,對地方文化各個面向瞭然於心,還能妝點溪口老文化,讓它賦予新價值。為何一位年輕人,能夠如此通達溪口生活過往,這源自於在學生時代即已開啟的田野調查,不但奠定了深厚的地方文史基礎,更賦予他回鄉致力開發、保存溪口文化的契機。他以為文化生活館的推動就是溪口地方的亮點,透過不斷的書寫計畫、策畫活動、奔走校園等實際行動,想將這塊曾撫育他豐富的溪口生活特質發揚光大,讓下一代也能親炙,且繼續把文化薪火傳承下去。
田野調查的機緣,點燃地方文化薪傳的火花
志達對公共議題興趣濃厚,日後他所學、所參與的都朝這樣的面向,奠定一定的基礎學養。但在就業前因曾參與過兩個計畫,讓他後來有志往深耕地方文化的工作而努力著。第一個是在民國八十八年升大學後因參加大專青年會活動,在其中除了探究相關教育、社區等議題外,期間也因每年隨青年返鄉服務隊到社區服務的機會,接觸國中、國小的學生,在帶營隊活動的同時,就有一種感悟,認為在地的事情一定要用各種方式講給孩子們知道,讓文化親潤他們的生命。
後來,在大學畢業後的那一年暑假,繼續參與民國九十二年內政部地名普查計畫,他說當時調查地名好比是接觸一本活的歷史課本,可以聆聽在地長輩說故事,透過老一輩的記憶,聽聞、紀錄當地相關傳說,讓他感到非常有意思,這樣充滿挑戰性的田野調查,卻讓他奠基深厚的地方文史基礎。透過長輩的記憶,知道一個地方發展的來龍去脈,而且也因為田調過程,一個暑假走遍整個溪口地方,除了更了解自己的家鄉外,九十三年也曾因為全國社造計畫開始推動,志達當時更以己力協助家鄉村里書寫計畫,於是順利通過,成為溪口鄉第一個拿到社區營造計畫的村里。
這些從大學時代所累計的經驗,讓他在對溪口鄉有著更深的認識,日後當他身為公務人員後,更堅定自己的文化使命,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,讓大家看見溪口鄉地方生活文化的特殊性,也希望保留特色傳承給下一代。
放手給予機會,努力培力年輕專業人才
志達對於年輕人的培力相當看重,也有一套自己帶領方式。
曾在中正大學當臨時約僱員擔任業界教師工作,當時負責帶學生擬定、參與高教深耕服務教育學習。在帶學生們走入大林、溪口等社區前,先置入相關社區議題協助思考,之後來到社區工作時,才能更親近這個地方。那時候工作期間也帶出約二十多位學生。之後,他進入職場,也持續啟動年輕人,放手讓他們獨立進行。就在他回溪口擔任公職的第三年,就和鄉長商洽,決定啟動、培養年輕人。透過網路資訊號召了十多位曾是溪口孩子,但現在旅居在外地的青年,利用網路資訊,快速培力,密集工作了一段時間。
志達在培力過程也有他一套開放的模式。「規則是可以被討論出來的!」他以為在民主時代,帶人須用心培養。一開始他會先訂立一些模式,但參與者可被允許討論、修正,甚至衝破既定規則,去創造出一套更適合的工作模式。在這樣的時間磨合下,他以親和力、寬容性的個人特質,加上對公共議題的敏銳度與專業性,彼此互相信賴、陪伴下成就各種事務,藉由經常的討論、分工方式,轉換出更多能量,累積更多工作成果。
另外,在執行計劃過程若發現年輕有為的專業人才,也從中給予支持,讓有為者能有餘力持續推動在地文化特色。例如:在做水圳研究時,剛好遇到適合的業師,於是繼續引薦給其他校的國、中小老師,並將公部門資源挹注於此,這也是他尋找好人才的另一種方式。
跟時間賽跑,努力保存溪口特色文化
對志達來說,「時間」像是個迫使他行動力倍增的朋友。所有的老文物、老文化,需要靠加快時間,才能完整的被記錄下來。然而,記錄採集又需要透過長時間的醞釀,才能一點一滴感受到文化積累的獨特魅力。
回到家鄉工作的前兩年,先是以蕭規曹隨方式,跟著前人步調執行一些計畫工作,但後來發現館內數據資料都屬較為早期建構的,隨時間需要再次更新,故開始啟動新的調查,包括:調查鄉內武館文化,拍攝了一支名為「武動溪口」的紀錄片;後來接續啟動溪口廟宇文化調查;一直到現在,因為感受到農業大鎮離不開水源地,因此繼續啟動水圳文化相關研究。
就像溪口特殊的武館文化,儘管老師父們都還在,但面臨老化、凋零等多種生理因素,如果無趕緊用影像紀錄下來,絕對會流失很多珍貴畫面。此外,最讓志達非常有感的還有一件事,就是曾因推廣文化和產業行銷時,認識社區種黑米的師父邱大哥,除了種植外,邱大哥拿手絕活就是製作雙糕潤甜點,因此公所有意協助民間特色產業的推廣。但在規劃期間,在去年邱大哥英年早逝,使這個工作不得不因此沉寂下來。這對志達來說衝擊很大,雖然心裡知道很多狀況拚不過時間因素,但卻希望自己能不要錯失任何機會。「有很多時候覺得追不上時間,有些工作知道要做,卻心有餘而力不足!」所以他也時常在想,該如何減緩被時間因子追著跑的焦慮感。
於是,他也試著放手找到有志一同的人才去做紀錄。例如:已持續推動兩年半的溪口廟宇文化調查,當時緣於一位毛遂自薦的年輕人願意承接文化工作,於是志達申請文化部計畫後,放手讓年輕人執行廟宇文化調查,而自己則是協助各種行政事宜。他認為以他做公務員的腳色,可盡力把公家資源轉換給這些想做文化推動的工作者,而志達則成為這些有心工作者的後盾。這樣與年輕人一起合作的模式,是他現在力追文化保存的一個手段。
另外,文化工作需要透過時間的醞釀,有時看起來相當不符成本。以武館來說,當時花上將近一年的時光進行追蹤記錄,但最後的結果只換得大約一小時的紀錄片。類似這樣的狀況,還常會被補助的行政單位質疑其工作效率。但志達認為唯有扎實的對文化活動內容進行紀錄,才是應有態度與做事方式。還好志達的長官、鄉長皆肯定這些年輕工作夥伴的能力,常言團隊都有著「做甲一畚箕,講無一湯匙」的性格,可承接更多的工作考驗。受到主管瞭解且充分授權後,也讓志達在工作上有著被支持的能量。
要讓文化館成為溪口文化課題,放送給更多人知道
面對地形地貌單一性,以及行政區被其他鄉鎮包圍等無法改變的狀態,加上地方聚落分散、交通不便等各種條件不被看好的情況,常常讓溪口這個地方在軟、硬體建設上被忽略。志達語重心長地說:「我不希望溪口鄉最後不見了!」
志達認為溪口地區在文化培育面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,除了培養居民對當地生活文化有所共鳴外,並能讓多數人具備真知灼見的視野。因此之所以經營文化館活動,就是希望這個館閣能成為溪口鄉的課題、文化放送的平台。不過有時當他推動一些活動時,常因後續整合問題,麻煩到其他公部門的課室同仁必須一起協助幫忙,才有望達成任務。關於這一點,他自己覺得非常不好意思,例如:曾經因社造成果展運用了舊市場空間,但事後居民想要辦活動時,這空間權責歸屬又屬於好幾個課室,需要找誰辦理?要遵循那些細節?就此,衍生出民眾活動需求,以及公部門工作負擔等這二者間該如何取得平衡的問題。還好公所主管、同事們都能包容,讓彼此知道不是為了私利,而是為了能讓這個地方有著美好未來,故各課室仍需不斷溝通、努力著。
「其實溪口地方真的不用刻意去改變!」雖然溪口鄉是個典型農業鄉鎮,且特色辨識度不高,加上位居嘉義縣邊陲,但也因此能保留其純樸美好的一面,更有著不可取代的生活品質。志達在這幾年當中,刻意減少辦活動曝光的狀況,多執行深度調查、教育類等各種文化深耕工作,就是希望這般質樸的溪口形象,可被更多人看到。他一直希望「讓溪口名聲走出去,讓更多的人願意來」,抱持這樣的初心,希望文化館能進一步帶出更多文化工作者,透過更多專業導覽者的傳播,讓溪口慢的生活美學能讓更多人享受到。當然要留住觀光人潮,很多事務都需要去制定、符合法規政策,做一系列的配套。例如:旅宿的居住問題、旅遊動線規劃問題等,這都是後續要被檢視的重點,但在之前可以做的,就是將溪口生活美學與文化做更有序的整理與推廣,這也是志達持續的工作任務。
老東西都需要新妝點,用不同的思維去詮釋它、運用它,讓它的價值再次被看見、被肯定。志達在溪口文化生活館工作,如同一位文化化妝師,由他點出地方特色,讓我們知道溪口文化的美好;也由他抹掉被人遺忘的農村生活美學,重新讓更多人體驗悠遊農村的價值,感受恬然美好的生命情趣。
訪談/撰文:王祥穎
攝影:張瑞宗
#溪口鄉人物特寫
#溪口地方創生
#溪口意象
#溪口鄉文史工作
#周志達
#葫蘆軒戲劇文化工作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