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口鄉人物特寫 陳鴻仁
拍拳迅敏眼如電
昂首闊步躍武林
訪問溪口林腳
羣成軒武術館陳鴻仁師父
採訪當天下午和陳鴻仁師父約在溪口生活文化館外,身形俐落的他,一開始顯得木訥不多言,和煦陽光照在一雙黝黑且佈滿青筋的手上,更令人好奇他的故事。然而就在採訪過程中,彷彿進入時光隧道般,敘說起當年溪口武館生活的種種,並示範了幾種招式。只見舞動的身軀靈活多變,眼神充滿著堅毅與自信,這一拳一式打出了溪口武館的精神,敘起當年館閣熱鬧情形,然而陳師父也用實際行動,將武術絕活傳承給下一代。
話說從頭,密集武館生態的因緣始末
當年溪口鄉武館熱鬧非凡,全盛時期大約有23家之多。「那時候師父多來自雲林與嘉義市,甚至再北一點也有西螺來的。當他們學成之後,就各自發展,擴散出來,剛好來到溪口這裡」。陳師父說因為那時小鎮人口多,武術館好比村莊防衛隊一般,能護守村莊安全。如果有興趣者,從做小孩子時期就可進武館開始學習了。而陳師父也是從小在家學起,家族自爺爺這一代開始,已開設武館,「我的爺爺民國前二年出生,小時候也是因為喜歡武功,對這個有興趣,在八、九歲就跟師父出去學藝,學成後回到家鄉,受到老師父認可後,才成立一個武館,就在我們村莊扎根,我爸爸、叔叔輩都繼續跟著練習。」於是陳師父的爺爺在溪口林腳地區建立了一個武術館_「羣成軒」武館,師承宗師最早可追溯到宋太祖趙匡胤這一派,其中最著名的拳法就是「太祖拳」。然而,這一個拳法分布極廣,但流傳至各館閣後又有所不同,特別是羣成軒在步伐及其技巧等,又不同於其他武館。
提到武館的傳承,陳師父說起一件有趣的事。當年嘉義市武館熱鬧非凡,大江南北都集中在此地,但子弟們在多年習得後,也分道揚鑣久無聯繫。直到這幾年因武術會演時才再次聚首,但當時都不知道相互間的關聯性。其中嘉義北社尾集郡軒以及林腳羣成軒等武館,二者表演雙刀套式時,兩方驚奇地發現所施之套數居然一模一樣,這才確認他們在武術傳承上,皆具同一師承,彼此有著「師兄弟」的血緣關係,這更可確認當時兩方父執輩都曾在嘉義市拜師習武過。
現在在溪口鄉還有十幾間武術館,彼此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喝茶聊天等活絡情感。若遇到特殊大型活動,也會讓彼此獅陣出演參與慶典,然而這樣的機會和以前比起來則少了很多。談及現代武館功能,後來也逐步和廟宇文化結合,舉凡廟宇有:迎訪、慶典、儀式等活動。若武館人數多,就可呈現如舞龍舞獅的排場,或是擺出宋江陣的陣頭,以現代角度觀之,它或許是種熱鬧的表演性質,或是帶有著護衛神明的意義。然而現代武館經營也因時代關係,慢慢消歇走入藝術表演層面,或成為個人健身之絕活。無論它是如何被改變,在鴻仁師傅的想法中,「傳承」就是武館現在最需要做的一件事。
薪火傳承,延續武館文化生命
鴻仁師父對於武術文化的保留,首重薪火傳承工作。未來如何把武術傳承下來,是他一直思考的問題。由於他自小習武,所以對於師父教學、徒兒領受的手把手方式,仍覺得有其保存意義,並希望武術薪火能從小開始。但由於現在環境快速改變,有時候孩子的學習意願也隨著學校功業忙碌,或是受父、母親反對等原因而中斷,使致於教學上一直被迫中斷。師父也提到社區實施薪火相傳計畫的過程,當時教會不少柴林國小的孩子們學習武術,甚至還參與交流比賽。但可能因為長大到外地讀書後,沒有機會勤練,功夫慢慢被遺忘,時間一久再加上缺乏對武術表演的勇氣,因此,儘管努力過一段時間,卻沒有真正把武館文化在地方帶動起來。
目前鴻仁師父著力於村庄社區發展協會所開辦的武術學習,教導一些基本功,如:馬步等基礎步伐。鴻仁師父認為,腳部動作基本功練好,扎根能扎穩,這樣再打其他拳術才會好看,所謂拳術展現的力與美,才能真正展現出來。目前社區訓練課程平均有20多人參與,也有整個家庭成員一起來學的。另外,他也教國中以上的學生學習獅陣表演,因為此時長成後比較有氣力,能扛住獅頭做各種陣式。在溪口地方所訓練的多為閩南式台灣獅,一般在演出的基本人數大約要18位成員左右,包括:敲鑼打鼓的,獅頭、獅尾跳陣式的,操控獅旗者,以及輪流替換等若干人。在腳步訓練上,踏四點金、踏七星、踏八卦等都是基本陣式步伐,還有一些對打招式,這些都必須長時間的培育練習。此外,社區發展協會也開辦其他課程,例如:教授獅頭製作等技術,這都是推動武館文化,致力保存陣頭特色的重要手段。
武術需求從早期的護衛特質,到後來成為廟宇文化的一部分。此外,隨日常生活需求,它繼而擔綱新居落成、店面開業或競選總部等炒熱鬧的一種表演形式;甚至到了21世紀後,武術訓練又成為以個人為主的修身養性功法。總而言之,儘管武術逐漸成為一種小眾需求,甚至變成一種特殊的地方文化,然而它仍具備著活潑的生命力,在我們生活中造成影響力。故,如何推動武館文化並進行整合,塑造出溪口武館整體形象,的確是個相當艱鉅的工作。目前武館能上陣的老師輩,年紀大約都已邁入50~60歲之間,大家都能有著傳承的使命。但在教學上,共同的困擾是為了配合忙碌學員的日常作息,很多時候常因找不到練習時間而全面停擺。又,如何能讓僅有的武術館閣,共同開發出具溪口地方代表性且能傳承久遠的系統招式,也是件不容易的事。光這兩個部份就需要長時間的磨合,找出可突破的新契機,才能真正打出溪口武館的金色招牌並傳之久遠。
近幾年來,溪口武館特色也隨科技發展,逐步以採訪拍攝方式被記錄、保存下來,傳送至網路平台上。鴻仁師父對這樣的網路推波方式很能接受,也希望在後續經由數位化的保存與傳承過程中,能更有一番創意性的表現。他知道傳承是需要長時間的經營,也會多方和鄉公所、社區協會等單位討論出最好的授課方式。
訪談結束後,師父繼續留在文化館外等待國小低年級要來上武術社團課的孩子們,身為第三代傳承者,縱然背負著薪傳的壓力,但心念有多強,力量就有多大。午後陽光灑在師父的身上,望見他千錘百鍊的一招一式,不僅蘊含著深刻的傳統,也啟動著希望的未來。
訪談/撰文:王祥穎
攝影:張瑞宗
#溪口鄉人物特寫
#溪口地方創生
#溪口意象
#隱謐溪口
#羣成軒
#陳鴻仁
#葫蘆軒戲劇文化工作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