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掘溪口亮點 傾力成為農業技術面的後盾
訪問嘉義縣溪口鄉公所農業課課長張景涵
訪問當天正值週六午後,公所人潮依然熙來攘往,景涵課長也在其間忙碌著。然而在空檔接受採訪之時,他的神情奕奕不顯疲憊,且對溪口鄉農業發展與未來願景侃侃而談,話語中充滿著希望、熱忱與理想。這位從小在溪口鄉長大的農家子弟,如今已成為年輕有為的農業課課長,帶著自己所學的農藝專長,以及對土地的熱情,不斷親力親為實踐各種農產品栽種。在這些過程中,思考著如何讓溪口農業更具優勢,讓鄉民所栽種的優質農產品被更多人看見,被更多饕客悉心品嚐,樹立起溪口農產優質的品牌標章。
根植傳統,從蘆筍栽植經驗創生新的契機
景涵出生於溪口鄉,父執輩均以務農為業。從讀書到就業,從未離開過雲嘉地區。因為自小就在田野間長大,諳熟家鄉氣候、土壤、作物等農田風光,求學過程中也以農藝科系為主。考上公務員後,於民國104年回到溪口鄉服務,將自己對土地的認知與作物栽培專業,奉獻給這塊伴隨自己成長的家園。
自從在鄉公所擔任公職後,景涵站在公部門的角度,不斷思考如何讓溪口這個傳統的農業鄉鎮,除了一般水稻種植外,還有什麼樣的作物既有著特殊性又能賦予高經濟價值,帶給農民更高的收入?於是他開始選定幾個作物改良、試種,其中一種就是紫蘆筍栽種。
景涵幼時曾看過祖父輩種植蘆筍,深知溪口鄉因位於三條河交界匯集處,其周邊沙地特性雖不適合種植稻米,卻相當適合蘆筍生長。且蘆筍食用者不僅能滿足國內需求,還能外銷歐洲。因蘆筍是歐陸菜色不可或缺的食材,但歐洲國家地處溫帶,氣候寒冷,蘆筍產季僅只3-4個月,產量少且價格高;反觀台灣,因位於亞熱帶、熱帶氣候交會處,氣候適宜,故從春天到秋天長達半年時間都是適合種植、收成蘆筍的好季節。當確定了這樣的想法,景涵開始留意各種種植蘆筍品種資訊,意外發現了紫色蘆筍這樣的種類。最初這個品種在溪口當地有兩戶人家種植,其中一戶之種原來自於園藝店,因蘆筍植株性狀似文竹,一般園藝店將其種苗視之觀賞用途賣給喜歡的客戶,但買回去的這位阿伯,以前就有種植蘆筍的經驗,於是將這批紫蘆筍運用他40年前種植白蘆筍經驗,整根埋入於土壤中,此時在沒有陽光且直接受土壤壓力下生長的紫蘆筍,成長後的結果令人驚豔!除了長得特別大根外,其質地鮮嫩、甜度高,無論生食熟食等皆適宜。因為這樣意外的發現,景涵花了一段時間整理國內外資料、取得美國種原後,於民國107~108年開始試種,果然在各種條件的加持下,品質優,狀態佳,大家都覺得辛苦沒白費,應該一上市就能獲得市場、民眾高度肯定。
然而事與願違,當紫蘆筍離開溪口鄉往北推銷至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時,價格一開始不如預期,於是景涵開始思考,這樣高品質的蘆筍,為何不被大家所青睞。他參加了幾次北農參訪,發現一般民眾對這樣高品質的蘆筍既不認識也不知它的優點。這時,景涵靈機一動,策略轉向新的行銷目標_將紫蘆筍寄給經營歐陸法餐的其中一家米其林指南餐廳,沒想到這個動作意外獲得好評。不僅餐廳能比歐陸進口提早在兩個月前用到蘆筍食材,其價格也更親民,重要的是口感鮮嫩清甜,令人愛不釋手。於是這個策略奏效,高級餐廳口耳相傳後,紛至沓來主動尋訪產地源頭。於是一夕之間翻轉溪口鄉紫蘆筍的身價,從開始一斤一百元的價格,三週後轉變成四百元身價起跳,紫蘆筍就如同黑金一般,在市場閃爍耀眼。尤其在最量產的時期,台北農產拍賣價在全國白蘆筍評比前十名,都是溪口鄉農民包辦的。
但所有狀況並非一帆風順,景涵說從他於民國105年開始推行、試種到產銷期間,這七年來種植紫蘆筍的狀況,也隨各種問題的產生而不斷調整。例如:由於老一輩種植蘆筍之農民陸續凋零,新的一代不見得能承接繁複辛苦的種植技術,因為種植紫蘆筍在收成時,每天都要到田裡一支支的採收,再加上紫蘆筍本身甜度高達十度左右,若遇到多雨颱風時期,泡在高溫過濕的泥濘地太久,整支蘆筍就因酒精發酵枯死不存。故紫蘆筍很容易在辛苦照料幾個月後要收成前,因多變天候狀況導致一夕間血本無歸。景涵有感地說:「真的是富貴險中求!種植紫蘆筍非常吃天候條件,非常具風險,這是栽培技術上較難克服的狀況」。除了栽種條件外,這三年多也因餐廳營業隨疫情、政策規定不時改變,讓紫蘆筍需求與行情起伏不定,影響了青農繼續種植的意願。
因此從推行全盛期將近有三公頃以上的種植面積,到現在只剩一公頃多。之所以縮減成一半的種植面積,除了原先種植的老一輩長者陸續凋零、後代沒有承接意願外,遇到想要種植的農民也需要獲取種原。這時景涵就會協調徵詢已種植者的意願是否願意給予。因此,總量管制、走高階餐廳路線,也是讓紫蘆筍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。目前這個紫蘆筍在推廣、行銷已告一段落,完成階段性任務,然而,景涵繼續發揮實驗精神,在今年試種其他耐水性高的國外蘆筍品種,期待能找出更符合溪口地區氣候土地需求的蘆筍種類品項。
景涵最初之所以種植紫蘆筍,源於溪口鄉過往的白蘆筍種植經驗。此外,他繼續利用溪口鄉畜牧業優勢,嘗試運用養豬排放的廢水,當作紫蘆筍所需的氮素肥料來做澆灌,這個點子也是來自鄉間四十年前老一輩的經驗談。可以說,景涵在農業課所運用的推廣方式,不但能兼及過往找出經驗值外,又能在傳統舊思維的基礎上,隨時利用新科技去翻新、改變種植技術,讓更多農產品再度發光、發熱,成為溪口農產之光。
作為樞紐,協助農民種優質的農產,走最好的行銷路線
景涵常想自己於任職農業課期間,能對溪口農業產生什麼樣的改變。他以為:「除了以技術為本,給農民新的品種、新的栽培方式外,已從事農業生產的老農、青農們,給他們一個好的後援,協助他們各種技術輔導,這是鄉公所的職責。」因此,鄉公所二樓目前已購置兩台高科技顯微鏡,協助農民做基礎農業病蟲害等鏡檢外,還有驗水、驗土等相關儀器設備,了解農民戶外種植空間之環境狀態。除此之外,農業課去年向防檢局申請通過四年期中程計畫,請到了國內少數的植物醫生,來幫助溪口鄉農民把關,公所同仁與植物醫生親自到各處農地,為各家栽植土地狀況開處方箋,協助應有的施肥用藥觀念等相關輔導工作,讓農民在投藥、栽培過程中,節省不必要的開支外,也能真正對自己土地的狀況對症下藥。
除此之外,景涵也常利用所學的新經驗和農民分享、推廣,讓他們能獲取更多資源,提高投資報酬率。除了紫蘆筍種植推廣外,在民國106年到107年間,景涵也因參與各地農業改良、試驗等觀摩會,將新的種植情報推撥給農民知曉。例如:極光洋香瓜、迷你種西瓜等,也是運用這樣的機緣將所得的栽培技術在溪口鄉推廣,使農民經實際種植後,獲得很好的收成成果。
但好的種植,也需要優質的行銷策略,最初銷售卻沒獲得應有的報償。溪口鄉農民非常傳統,他們雖能務實種出好的作物,卻因沒有自產自銷的能力,常受到收購的盤商剝削。以高品質極光洋香瓜為例,一開始盤商拿走優質產品卻用低價收購,不知情的農民只能默默接受。但景涵見之則要他們改變思維,不但先要認清商品具高價值外,還協助他們利用其他行銷路線,如:利用網路行銷、餐廳直營等方式,為自己產品取得應有的報償,這個做法的確改變產品價值,使溪口農民更有信心。
提到未來對於溪口鄉農業願景,景涵希望「能為溪口鄉農業帶來不斷創新的契機,置入新資源、技術以及栽培品種,讓新東西可以持續在當地發展。」以前溪口鄉農產只以種植稻米為核心,沒有真正做到均衡發展。因此,投入新作物資源後,就可以有更多機會了解是否適合溪口環境,以此來修正、栽種合宜的作物。此外,希望自己與鄉公所能作為農民技術面的後盾,持續給予新的產業資訊,幫助農民提高生產品質。最後,農民所生產的農產品,能捨棄從前盤商收購方式,改以現代人熟知的宅配、網路行銷,真正做到「從產地到餐桌」的經營路線。
目前這樣的規劃已開始實施,因此溪口鄉鄉長出訪時,也會攜帶當地農產品。景涵要農民將這些公所和他們所買的水果、農作物等商品,置入聯繫方式,這樣又多了一條推銷管道,成為農民另類行銷媒介。不過這樣的工作願景也才剛開始執行,雖然跟其他鄉鎮在推廣、設備、行銷比較起來,進度有點落後,然而溪口鄉有自己農業生產的優質條件,一定能創造出品牌優勢。
景涵笑說以前小時候覺得務農十分辛苦,所以認真讀書想要遠離農務,選一個可蹲辦公室的工作,但沒有想到繞了一圈仍是回到原點,發現自己坐不住,每天都想要做些和土地搏感情的工作。現在擔任公務其實相當繁雜,日常工作內容有六、七成是公文沒有寫到的,然而因興趣使然,對家鄉土地情感十分深厚,這些工作內容即使不在指定項目內,都覺得應該且值得去努力嘗試、突破。被土地召喚的他,可能白天在公所為農業各種補助請款而忙碌著,或是正在田間側身實驗新種開發思考著,也有可能在夜晚正走在鄉間農舍與農友噓寒問暖著,無論如何,這位心繫土地的溪口農業通,有他的悉心守護,總是讓人心安住。
訪談/撰文:王祥穎
攝影:張瑞宗